2016年6月10日 日本东京游(五) 江之岛 – 镰仓

喜欢日本动漫,尤其看过《灌篮高手》的对于江之岛并不陌生,多部影片景点取自江之岛-镰仓一带,我没看过,是无意间才注意到东京周边的这块观光热点。虽然二十多年前到过镰仓,但江之岛还是初次相见。 江之岛位于神奈川县藤泽市,是一个周长4公里、海拔60米的陆连岛,位于出海口,是湘南地区的中心,也是相模湾沿岸的一个观光胜地。据说由于猫咪众多,还被誉为“日本第二大猫岛”。但此行只遇到两只。 在新宿站搭乘小田急专线去江之岛,原计划是昨天去的,到了车站准备买票,但看到电视录像岛上正是大雨,所以临时推迟一天。到东京这几天一直都是多云,有时阴雨,很幸运今天阳光灿烂。“小田急片濑江之岛站” 的门楼很有特色吧,不自觉的想起孙悟空变身的小庙。 通往江之岛的弁天桥。 对岸的江之岛近在咫尺,但烈日下的六百米桥路显得格外漫长,因为太晒了。岛上的标志性建筑海中灯塔高耸挺拔,清晰可见 过了弁天桥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青铜制鸟居,据说原本木制的鸟居1821年重建时改为青铜材质,上面铭刻着捐建者的名字,它是藤泽市指定的重要文化遗产。穿过鸟居,是一条窄小上坡的商业街,熙熙攘攘的人流被售卖的各种小吃和土特产品吸引,本想尝尝章鱼烧,但排队的人太多了 接着往上走就是岛上著名的“江岛神社”了,由边津宫、中津宫、奥津宫三座神社构成,总称为江岛神社,与广岛县宫岛、滋贺县竹生岛合称日本三大弁财天。江岛神社弁财天原本是印度司水的神明,后来发展为司智慧、辩论、财富、音乐和娱乐的女神,是日本神话中的七福神之一。而且在日本,江岛神社以结缘、招财、开运出名,弁财天又是招财进宝的神灵,所以到这里拜拜的人很多 “瑞心门”据称是模仿龙宫所建,瑞心顾名思义是为了让人们参拜时保持心灵的清净。 众神社都聚集在地势较高的位置,瞻仰一下相当耗费体力。边津宫门前祈福的人不少 不远处八角形的“奉安殿”,安置有“八臂弁财天”和日本三大弁财天中有名的“裸弁财天,妙音弁财天”。据说穿越轮框有保交通平安,洗清罪恶的作用 高处远望,风景很美啊 中津宫。由于江之岛上供奉的神明全部都是辩才天,所以也有不少娱乐界的人士来参拜   中津宫也是女性想要让容貌变得更美和祈求恋爱缘份的地方,而且据说只有在江岛神社中津宫才买得到“美人御守”和“美肌祈愿”的绘马 神社的位置极佳,都能望向无边的大海 这就是先前在桥对岸看到的灯塔了,可以做电梯上到顶端观景台俯瞰全岛,时间关系我们没去 喜欢岛上各处的小街巷,小店铺 女夫馒头也是岛上的特色之一 沿途不少饭馆,在这里午餐,靠海的餐厅,景色和食物都称得上美 继续沿路走到奥津宫, 由于弁财天最初是河神,所以与龙的传说不少,岛上和龙有关的景点也不少,龙宫便是其中之一,只是模样恐怖。 位于奥津宫前的“龙野之冈自然森林”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作恶多端的五头龙遇见了从天降至江之岛的美丽天女后便爱上了她,天女要他改邪归正,从此以后五头龙便一心保护村子直至老去,死后化为江之岛对岸的龙口山默默守护。由这个传说所诞生的恋人之丘至今见证了无数对恋人的幸福,1996年,在岛上龙野冈铸造了一口镌刻着千对恋人的爱与誓言的「爱之钟」——又称”龙恋之钟“成为了岛上的一个新景点。据说摇响“龙恋之钟”后,挂上专属于两人的爱心锁,就能永不分离。 哈——遇到一只猫 到这里必须要敲一下的,很脆,很亮的声音 这画面会使人——感觉栏杆要被这满满的爱压弯了,抑或说这满满的爱使人快窒息的透不过气来吧 稚児ヶ淵,由海水天然冲刷而成的平台。据说晚上可以在这里观看到美轮美奂的日落,希望有机会能在岛上住一晚。 遇到的第二只猫 离开江之岛,乘电轨车先到了起源于 8…

0 Comments

2016年6月09日 日本东京游(四) 上野公园 – 二重桥 – 日比谷公园

带孩子出来玩儿是比较累的,她只喜欢游乐场,餐饮店这类有玩乐有吃喝的地方,其余的风景古迹全不感兴趣,所以要不时的耐心哄骗,时常给她些小恩小惠堵住嘴,才能不听抱怨。我们大人则喜欢流连在东京的公园里,清静啊,各种赏心悦目的花草树木,林间小径,处处独特的寺庙亭台,走走看看,满心的喜欢。 上野恩赐公园,是日本第一座公园,占地53万平方米,1876年正式开放,原属于日本皇室,1924年由大正天皇下赐与东京市管理,故名“恩赐”。看过攻略,日本的公园多为“恩赐” 上野大佛原是一尊高约6米的释迦如来坐像大佛,由于数度遇灾严重损坏,现存部分仅剩脸部浮雕。入乡随俗,在这里挂块祈福的绘马牌吧,这儿人少,佛会关注到的. 旁边不远处路过这间“花园稻荷神社”,被它门口紧密排列的红色鸟居吸引。稻荷神是日本神话中的谷物和食物神,主管丰收,也有象征财富的意思 进入各种大小神社的门口后,都会看到有净手池,昕每次必去洗一下 上野东照宫也是上野公园的知名神社,供奉江户幕府时期的德川家三代将军,神殿大门使用大量金箔装饰,富丽堂皇,被称为“金色殿”而备受关注。入口处石造的明神鸟居,参道两侧矗立着的百余座石灯笼和数十个铜灯笼,都使这里平添了庄严的历史感。 上野公园可看的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花园,神社等,有时间的话就算在里面随便走走也是心旷神怡的 素以荷花闻名的不忍池更是闲庭漫步的好去处,夏季还常有音乐会 池边和旁边宽永寺周围有不少有趣的雕塑或是墓碑,用以纪念各种人和事务,比如戴眼镜的人,比如河豚鱼,鸟儿,菜刀等 再看二重桥。从资料中知道“二重桥”的由来:从皇居前广场望向宫殿方向可见前方石造的“正门石桥”与后方铁造的“正门铁桥”两座桥。“二重桥”正确来说是后方正门铁桥的名称。正门(江户城的西之丸大手门)仅有在天皇即位大礼,天皇、皇后、皇太后大葬仪等特别场合与国宾访问时才开放。使用路线为皇居前广场?正门石桥?正门?正门铁桥?宫殿。 后方铁桥在过去为木造桥,当时桥桁为上下二段,因此称作“二重桥”。现在的铁桥是昭和39年(1964年)改建而成,已非过去的二重桥桁。现在的石桥是明治20年(1887年)建造,因有两个桥拱,常被误认是二重桥。   “前方的石桥与后方的铁桥是位于同濠上的两座桥因而称为二重桥”的说法也非正确。   这是后方铁桥—— 这是前方双拱石桥—— 在此逗留了半小时左右,遭遇多个国内旅行团。每来一拨都是乱哄哄的一拥而上,挤到最前端找各自认为的最佳位置拍照,个人照完,双人照,再全家照,再集体照,然后就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 离开了,接着又来了另一队人马,同样的景象,虽是乡音,但一点儿也不觉得亲切,只是感到刺耳难耐,就tm不能安静点儿说话吗 日比谷公园距离皇宫一站地铁,占地16万平方米,是结合了和式和西洋风格(德国式)的近代公园,由于已近傍晚,我们只在进门处附近转了一小圈,就恋恋不舍的回去了。喜欢这里的花圃,池塘,盆景般的树木,喜欢它的宁静 晚上在Istan超市买了樱桃和这款拳头般大的山梨县的李子,至今还念念不忘 感觉日本的厕所是最人性化,最舒服的

0 Comments

2016年6月08日 日本东京游(三) 明治神宫 – 代代木公园

到日本除了享用美味日餐,流连商场购物,还有就是参观神庙,游逛公园。抛开历史背景和政治原因,还是非常喜欢日本的,所到之处都令人感到很舒服。 明治神宫地处东京市中心,占地70公顷,拥有除皇宫外最大的绿地。于1920年11月1日启用,是供奉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灵位的地方。明治神宫也是东京五个最主要的神社之一,其他的四个是日枝神社、靖国神社、大国魂神社和东京大神宫。每年都有多场新生儿命名仪式、成人礼、毕业典礼和婚礼等各种人生重要仪式在明治神宫举行。每年新年伊始前来参拜的人数也是日本最高记录。 网络照片:空中俯瞰”明治神宫“ 在日本据说全国有接近100万个神社,1000万神道教信众。为什么日本会有这么多神社?因为日本是一个神道教的国家,神道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比较复杂的、和佛教、儒教文化相混合,产生的一种日本本土宗教,她形成于公元7世纪以后的奈良时期。另外,据说明治神宫的卦签也很灵!   神宫内有参道南、北、西三条,参道两旁巨树参天。参道由鹅卵石铺设,据说自古以来,日本的神圣之地都以鹅卵石铺设以清净除邪。当前来参拜的人们穿过鸟居步履于铺满净石的参道之上时,他们自身也得到清净,这样才能通往神圣之所。鹅卵石是为安魂清净而必不可少的。 神宫前南北参道交会之处的大鸟居(日式牌楼),是日本最大的木制明神鸟居,高12米,两柱间距9.1米,柱径1.2米。最初的鸟居在1966年因遭雷击而损坏,现存的鸟居则是在1975年间以台湾丹大山树龄1500年的扁柏,依照1920年的形式与尺寸重建而成。 神宫花园内种植菖蒲田,是明治天皇为昭宪皇太后所设,明治神宫建立后改称“神宫御苑“。每年六月,菖蒲花开,菖蒲田内有一百五十种类、五彩缤纷。之后是南池的睡莲盛开,直至九月。睡莲是昭宪皇太后生前深爱的花,也是神宫内最重要的植物。 两棵高大楠树相伴主殿左右,其中左手的夫妻楠更是闻名遐迩,以绳相连接,被视为神木。夫妇楠既象征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夫妇的感情深厚,又象征广义上的夫妻感情良好。 参道旁的清酒桶  代代木公园的前身为日本陆军的练兵场,后在东京奥运会期间作为运动员村,而后再改建成现在的公园,是目前东京都内占地面积第四大的公园。园内环境优雅,是东京人野餐、运动、享受大自然的主要场所和免费大氧吧,常有年轻人在此练习乐器、排演话剧和舞蹈。 真安静啊!坐下来就不想动了,深呼吸 离开公园回到住处,街道的霓虹灯开始闪烁,城市的喧嚣又充斥眼前

0 Comments

2016.06.07 日本东京游 (二)迪斯尼乐园 Disneyland

已经是第三次来东京迪斯尼了,每次都有回归少年的感觉,兴奋的忘乎所以,所有项目都要玩儿个遍,即使排队一小时也甘愿,园区的娱乐项目,缤纷色彩,童话故事,卡通建筑,置身其中的愉悦感油然而生,觉得这里不只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所有人的梦幻世界。这是昕第一次来东京,肯定要来玩儿一下。今天阴天,希望游人不要太多 感觉很幸运,游人不是太多,大部分项目排队一刻钟就可以玩儿上了。前面这位学生的书包有不少宝贝啊 太喜欢“小小世界”了,坐在小船上,耳畔响彻欢快悦耳的音乐,缓缓的被带到多姿多彩的迷你世界,娃娃们太可爱啦!每次来都至少坐两回,这个项目老少皆宜 赶上今天有三场花车巡游,很过瘾,这是迪斯尼乐园的重头戏,游客们关注的焦点。花枝招展的车辆令人目不暇接,尤其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都手舞足蹈的 下午天还是很阴,后来居然下起了毛毛细雨,好在不久就停了,没有影响下午场的花车游,演员们披着雨衣的表演依然吸引人 日本是动漫大国,好多游园的年轻人Cosplay的装扮很引人注目,只是没好意思多拍 夜幕下的花车更加明艳照人 唯一遗憾的是晚上的烟火表演由于天气原因取消了。这是傍晚前城堡门前

0 Comments

2016.06.06 日本东京游 (一)锯山

昨晚到达东京,住在千叶县的滨野站附近,因为离迪斯尼不远。差不多有十年没来日本了,对它的印象一直没变:干净,有序,热情,彬彬有礼。出来地铁,天色已黑,搞不清酒店的方位,正好旁边超市里走出一少妇,就拿着地址上前询问,她不停点头说不远了,我带你们过去。拐了个弯,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酒店门口。连忙道谢,她也微笑着不停的点头鞠躬道别。这礼数在他们是常态,我们则倍感温暖,同时倒觉得挺不好意思,不自觉的也颔首躬身。 今天早上在附近租了一天的车(这里租车按小时收费,实际租了12小时)前往千叶县中部的锯山,车程约一个半小时。 到了群山脚下,另一侧应该就是东京湾海域了,又开了一段开始犯嘀咕了:怎么没看到去锯山的入口啊,正巧经过路旁一家小店,门口几个停车位,决定下去问问。刚停稳,有一大叔在旁边准备开车,连忙上前询问,大叔热情的说跟着他走吧,给我们带路。运气真好呀,又遇到热心人了。幸亏跟着大叔的车走,其中一个很不起眼的拐弯山洞路口很容易就错过了,还有段坡度很大的山道,跟着不一会儿功夫眼前就现出一大片开阔地——锯山入口的停车场到了。 锯山位于千叶县中部,海拔329米,山中的日本寺是1300年前,由当时的圣武天皇下令兴建,是日本最古老的名寺,江户时代是它的全盛时期。现在整座山已成为山顶上日本寺的寺内土地,内部雕刻作品众多,沿着或高或低的石阶一路观看很是耗费体力,好在我们出游一向是运动休闲的装备。 寺内最著名的锯山大佛高31米,是日本最大的利用天然岩石凿刻的大佛,据说是象征万事太平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佛像于1783年经由雕刻大师率领其二十七名弟子历时三年完成。后来由于自然侵蚀损坏,于1969年重修。 走在像迷宫一樣的山径石阶上,处处可见或被自然风化或被人工凿出的巨洞和石台,上面或坐或立的石佛像静静的看着过往的游客。其中著名的千五百罗汉道,据说聚集着1553尊罗汉观音雕塑,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只是现在有的已经残缺不全了。 通天关 锯山在14~18世纪前后曾经是名叫“房州石”的石料采集场,后来由于采石造成裸露的山岩看起来就像锯齿一般,因此得名“锯山”。从陡峭的山崖可以鸟瞰东京湾的全景,可是当你站在“偷窥地狱之石”上时,你还有心情欣赏美景吗?是否感到腿已发软?遗憾今天多云,视野不是很好。另外登锯山还可以搭乘索道缆车 百尺观音是寺内继大佛后的又一著名雕刻,建于1966年,是为了纪念世界大战中的死难者,以及供奉东京湾周边遭遇海难、空难等交通事故中的死难者。 观音像旁可以看到那块突兀的地狱窥石 上午走累了,下山后,中午路过一片集市就进来吃午餐, 过了饭点儿没什么客人。  市场里的当地特产可真不少,首推是枇杷,,这是千叶南房总的名产,5-6月间,游客可以在枇杷俱乐部随意采摘品尝30分钟,收费每人2500日元,如果早来半个月还有草莓。所以绝对不能错过呀! 低矮的枇杷树上果实都用不透光的密封纸袋包裹着,为了防虫。员工陪我们走到一片林子就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吃 有好多年没吃枇杷了,而且是这么大,这么甜,这么多汁的枇杷。只是旁边有个人盯着看怪别扭的,那两位可不在乎,一个接一个,这半小时过的格外的快啊 吃饱喝足去下一站——Rosemary公园,约四十分钟车程。沿途是宁静的乡村景色  到了一看觉得上当了,根本不像书上介绍的:地中海风情,英式小镇,莎翁公园,果园采摘等,商店都关门了,也许到的太晚,也许时候不对,反正没什么可看的。赶紧打道回府,正好赶上晚八点还车。 晚上去超市,梅子酒,果子酒比坡县便宜太多啦!

0 Comments

2015.12.08 两牙游(十三)巴塞罗那的奎尔宫

昨天从里斯本回到巴塞罗那的驻地后,孩子就说肚子不舒服,估计是吃多了,吐过之后,吃了药昏昏睡去,还有些低烧,明显消化不良,肠胃炎的症状。今早起来感觉好些了,不想吃东西就躺着吧,反正今天没什么安排。庆幸今天在巴市还停留一天,让她好好休息下,明天才回坡县。 临近中午,经过协商后,她留在屋里睡觉,我们出去附近转转,来到了奎尔宫。 奎尔宫(Palau Guell)是当时巴塞罗那市的富商奎尔公爵的住所,隐身在Rambla大道一侧的窄巷中,是高迪的早期作品,1880年开始设计,1886-1891经历六年才完工。建造的初衷是由于当初这里周围环境不好,奎尔公爵又不想放弃这里的祖产,于是买下整个街区,要建造一座美轮美奂的豪宅,改善附近的环境。一向信任、赞赏高迪才华的奎尔公爵并不限制高迪的任何预算、花费,甚至工期,所以高迪得以尽情发挥,实现在脑中的所有创意。高迪运用最好的石材、铸铁、木料建造,使它成为当时最昂贵的建筑。奎尔宫于1969年被西班牙政府列为国家级史迹,1985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铸铁的鹰雕大门使整个建筑威风凛凛,屋顶上有20根以细碎彩砖拼贴而成的彩色烟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如万花筒一般光彩夺目。而奎尔宫精彩细致豪华的内部装潢更是令人赞叹,苍芎天棚和梁柱皆雕满了精致的艺术装饰,铸铁露台也是特色所在,看似整齐的外观其实皆为繁复的工法,而从大门直达马厩蜿蜒曲折的设计,更是在空间设计上的创举。   看到顶棚镶嵌的宝石吗?个头儿应该不小。。。

0 Comments

2015.12.07 两牙游(十二)葡萄牙里斯本 – 巴塞罗那

每次出游前都想着这次要慢慢走细细看,可每到一处都觉得要看想看的太多太多,有历史文化的吸引,有对建筑精湛的赞叹,有对美食美酒的垂涎,有秀丽景色的诱惑,总之每次回家都有遗憾,还有不少漏掉的地方没去,也老想着有朝一日能故地重游。 今天下午飞回巴塞罗那,上午还有半天时间再到周围走走,坐一趟当当车。周一的早晨街上人不太多,这种三轮突突在北京也有. 烤栗子的小伙儿一大早就出摊儿了,正在生火 喜欢随处可见的葡式马赛克地面 已经行驶了上百年的有轨电车如今在里斯本还保留着五条通行线路,每天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穿大街走小巷,探访这座昔日辉煌的帝国。如今虽然风光不在,但历史的积淀和保存完好的旧城及古迹,仍使其不断散发着迷人的魅丽 里斯本机场的漫画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平添了几许活泼,现代的色彩 临近傍晚到达驻地,没想到就和七重门(7 Portes)隔一条大马路

0 Comments

2015.12.06 两牙游(十一)葡萄牙里斯本市区

在里斯本住了三晚,天天都会经过这条自由大道,简直爱不释”脚" 旁边街道民房的壁画 沿着自由大道一直走,穿过复兴广场,看到马路右边的宏伟建筑就是罗西奥广场中央车站,车站两扇马蹄形的大门尤为引人注目,门口一早就有热气腾腾的烤栗子卖了 广场中央的青铜喷泉 地面是由黑白马赛克铺成的波浪图案,可惜没照全景 沿着罗西奥广场南端的街巷往东,就到了菲盖拉广场,这是一个旅游车中转站,有大巴车,有轨电车,出租车,不是旅游旺季也都到处排队。本来要坐这趟黄色的叮当有轨电车去贝伦塔,队伍实在太长了,最后决定坐出租车去,10欧元,其实三人电车票也差不太多,主要时间宝贵啊。 贝伦塔(Belém Tower)是一座五层防御工事,坐落在特茹河北岸,建于1514年到1520年间,用来纪念达伽马成功航海世界一周以及防御位于贝伦区的港口,是葡萄牙港口最经典的地标建筑,也是里斯本的象征,1983年贝伦塔被国际教科文组织正式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塔内可以参观,但是今天周日,游人排队到百米之外,只好在外面拍照了。海风很大,吹的头疼,戴上帽子好些 不远处就是大航海纪念碑(又名发现者纪念碑)。1960年重建成混凝土结构,为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碑体高52米,被设计成一艘帆船的形象,船头面向特茹河,站在船头的是恩里克王子塑像,其身后船帆两侧的坡道上,各排列着16个人物塑像,他们都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具有影响的葡萄牙人。碑体内部有展厅和瞭望台,但是排队的人多啊! 今天风大雾重,纪念碑后面只隐约可见4.25大桥 纪念碑后面广场地面是由马赛克和大理石铺设而成的一个直径50米的航海罗盘图案,其中央还标示了葡萄人在航海时代首次到达地的路线及年份的世界地图 广场附近的周末集市 纪念碑正对面的是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建于16世纪初,历经百年而成,是葡萄牙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1983年和贝伦塔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据记载,1755年,里斯本发生罕见大地震,整个城市毁于一旦,唯独热罗尼姆斯大教堂屹立不倒,拯救了在此祈祷的全体王室成员。从此,大教堂就平添了“上有神灵保佑的神秘色彩”。 华丽的南大门,高32米,宽12米,雕塑精美 打车回到市中心的商业广场,又名宫殿广场,毗邻特茹河,毁于1755年大地震的里韦拉宫就位于此处。地震发生后,庞巴尔侯爵将广场彻底改建为庞巴尔下城的一部分 奥古斯塔街凯旋门 商业街两旁商店,餐馆,纪念品店众多,中间步道有咖啡座,冬日的午后天气阴沉,但仍挡不住络绎不绝的人潮。想象一下夏天旺季的情景吧, 但另一方面,拍照的话还是夏天的色彩光鲜亮丽。街头艺人很敬业 葡式瓷砖,葡式蛋挞在闹市,在景区比比皆是 傍晚在罗西奥广场的一家餐厅吃饭,出门时给餐厅来张照片,见一红衣长发女子款款走过来,请我们为她和男友拍张照,说完我冷不防的一激灵,是个男声!好吧,好吧,算我少见多怪。 夜晚的中央车站 每次出游前会看些旅游攻略,但很范范,也没有概念,每次回来还会再翻看景点介绍,古迹的历史,这才对上号。所以旅游绝对是个不断重新学习的过程

0 Comments

2015.12.04 两牙游(九)葡萄牙里斯本 (Lisbon)

从马德里飞到里斯本只需一小时一刻钟,真方便。在机场一处走廊的两边墙壁上看到画了不少人物漫画,惟妙惟肖,太有意思了   住处就在自由大道旁边,这条号称里斯本的香榭丽舍大街,我一眼就爱上了,不是因为两旁的名牌店,而是白杨林立两侧的由黑白马赛克图案铺成的人行走道,沿途还不时伴有花坛,雕塑,水榭可供欣赏,在这条街上散步真的很舒服,很放松啊。相邻主路是双向六车道的宽阔路面,最外侧店铺和花坛之间还有一条双向马路。出来是傍晚时分,没有多拍照,只是先随便走走,熟悉下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纪念碑 走不远就到了前方的光复广场,这个广场是为纪念1640年葡萄牙经过西班牙60年统治后恢复独立而建,中央的方尖碑竖立于1886年,前后两座雕像分别象征“独立”和“胜利” 广场上建于1930年代的Eden电影院,据说现在改为了酒店? 广场四周不少古老酒店 地铁在这里有一站 天黑了,广场周边的小街道充满了各式饭馆,不是周末,不是旺季,天气有些凉,很冷清,所以每家门口都有服务员殷勤的招揽过路人,随便找了一家吃点儿吧,海鲜泡饭,烤鱼。 往回走的路上,奇迹出现了,居然遇到了也来此旅游的前同事,无巧不成书啊,真没想到,太有缘了。

0 Comments

2015.12.03 两牙游(八)马德里 Madrid

马德里的西班牙广场(Plaza de Espan)是游客与唐·吉诃德合影的热门景点,其主仆二人的背后是塞万提斯雕像及其纪念碑,为纪念他诞辰三百周年而建。代表堂吉诃德真爱的两尊石像伴随左右:平凡的村姑阿尔东沙和想象中美丽的杜尔西内娅。可惜《唐·吉诃德》这本书还没有完整的看过,准备找来翻翻看。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中国大富豪王健林收购西班牙大厦的新闻,想起来就是纪念碑后面的这座大楼。 向广场南边走不远就到了皇宫所在地。1738年,马德里皇宫(Palacio Real de Madrid)奠基开工,第一块石头上刻下了“致以永恒”的字样,象征着稳固、坚强和传承。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历时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宫殿之一。虽是西班牙官方皇家宫殿,但皇室并不在此居住,而是把这里作为举行各类官方仪式的场所。宫内藏有无数的金银器皿和绘画、瓷器、皮货、壁毯、乐器及其他皇室用品。内墙上的刺绣壁画及天花板的绘画都经常维修,保存情况相当好 西班牙现任国王,费利佩六世(Felipe VI,1968年1月30日)和王后,2014年6月19日在老国王宣布正式退位后继位,成为欧洲最年轻的君主。 排队参观了宫内开放的部分宴会厅,接待厅,卧室和休憩室等,都禁止拍照。其富丽堂皇的装饰,精雕细着的壁画,精美绝伦的藏品,无不令人眼花缭乱,凝神屏气。印象颇深的是一间陶瓷厅,整间房屋从上至下全由陶瓷镶嵌,花鸟人物栩栩如生;还有一间好像更衣室还是卧室全由丝绸装饰,太奢华了。感觉每间屋都有至少五米以上高度,仰头看顶部的装饰(画),一会儿脖子就酸了。整个参观过程都太惊艳了,要不是岗哨密布,严禁喧哗,估计大家都会大声的发出赞美之誉。作为波旁王朝文化遗迹的代表,马德里皇宫在欧洲各国皇宫中堪称数一数二 离开皇宫沿着熙熙攘攘的大街(忘记街名)走往马约尔广场,12月不是旅游旺季,可是游人仍然络绎不绝啊,沿途看到警察也不少,来时曾提醒自己,都说西班牙小偷很多,一定小心。街道两旁的商场林立,我边走边不时扭头看向橱窗,突然不经意从橱窗玻璃中看到一只手伸向我的背包,我本能的马上回转身,背包的拉锁已经大开口了,看到身后是三个貌似18,20岁左右的女孩在四面环顾的聊天,不确定是不是她们,不可能吧?我先赶紧回头叫住走在前面的老公,等再回转身来,刚才那三个不见了,天哪,鸡皮疙瘩立马起来了,真是她们!太吓人了!好在没丢东西,光天化日的真敢干呀! 接着走吧,不远处就停着警车,感叹这帮小偷太猖狂了。 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建于1619年,是一座四方形广场。横向128米,纵向94米,由4层高的建筑围成。早期是王室举办各种仪式与庆典活动,及斗牛和行刑的场所。广场中央是下令建造这座广场的菲里普三世骑马雕像。在建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经历了3次火灾,又重新修建,直至1953年完成后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现在是民众休闲聚集地,四周遍及咖啡馆,也有不少广场艺人的表演 不远处的太阳门广场(Puerta del Sol)是马德里的中心地带 很熟悉吧,马德里市徽的形象——熊与草莓树,关于“马德里”名称的由来,听的最多的也是和市徽相关的“妈妈快跑”的故事,可是后来又看到有的介绍说不是这么回事,而且是樱桃树,到底是哪种说法,还得再去找找看 以太阳广场为中心放射出的十条街道,全是商业街。在保安局大楼门前的广场马路边,有一处画有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图的半圆,中央标有“零公里”的字样,这是全国公路网的中心,是起点。太阳门广场还是马德里市门牌号的起点。 沿途看到的各式各样建筑   下午三点正好路过一个路口,街上骤然响起悦耳的报时音乐,随着路人的目光抬头望向这座楼,哈哈,原来关闭的小门居然打开了,里面走出五个小玩偶,拉近图像一看,是六个,还有一只小狗呢。音乐持续五分钟,小人们最后退回小屋,小门慢慢关闭。很有趣呀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大名鼎鼎的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是全球保存西班牙美术作品最完整的博物馆,还收藏有12-19世纪间欧洲多家流派巨匠的作品,是与巴黎卢浮宫和伦敦大英博物馆齐名的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虽然对美术界的历史不慎了解,但听到戈雅,拉斐尔,鲁本斯,勃朗宁,卡拉瓦乔,提香等等的大名还是觉得如雷贯耳。既然来了,就绝对不能错过。虽然时间不多但也还是有必要进去熏陶下。 门口有艺人表演吉他,老公觉得弹得好听,就买了一盘。 博物馆里的展厅也不许拍照,但监视不如皇宫严密,所以看到有人拍,手痒痒的也偷拍了几张 有画家现场临摹提香的“查理五世骑马像” 戈雅的两副名画——“穿衣的马哈”和“裸体的马哈”同样的女人,同样的姿势,同样的场景,一张穿着衣服,一张没穿衣服。这两幅画由来据说是这样的:一位西班牙显贵让戈雅为其宠姬画全身像,戈雅在画的过程中,回到自己的画室,凭借回忆和对女子身材的了解,画了一幅《裸体的玛哈》。不料,那位显贵获知了这件事情,恼怒异常,戈雅知道后迅速完成了《着衣的玛哈》,但和《裸体的玛哈》几乎同样的姿态,丝质绸衣包裹下的玛哈身体,因为含蓄而更显性感。…

0 Comments